聚焦生活,重塑体育文化(中)

发布者:best365官方网页入口发布时间:2020-04-17浏览次数:241

2.1.2 经济维度的商业体育文化

经济维度的商业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以体育服务于市场,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和制度安排。其文化特征为:1)魂:体育生利的商业价值,满足人们个性化的体育需求;2)识:经济规律用于体育的理论,体育商业运作的认知体系;3)制:体育产品及服务的企业组织、营销系统、市场机制;4)用:赢利性的体育产品及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正式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商业体育文化迅速崛起,职业体育的观赏价值,休闲体育的娱乐价值,健美塑形的审美价值等,均迅速与市场结合,形成独特的体育文化业态,激活了能量巨大的体育个性化消费需求,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商业体育文化沿着经济维度拓展了我国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知识体系和制度安排。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商业体育文化发展的势头更是大振,形成与赶超体育文化并驾齐驱之势。

2.1.3 社会维度的惠民体育文化

社会维度的惠民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以体育满足普通民众健康、娱乐等基本需要为目标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和制度安排。其文化特征为:1)魂:均等化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体育需求;2)识:体育促进健康的理论,体育防病治病的认知;3)制:消解但未完会退场的“单位”,兴起而尚未完全进场的体育社会组织;4)用:贴近生活的健身活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逐渐凸显。建立服务型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进入我国社会建设的视野,与之相应的“民生优先”“惠民生”等概念不胫而走。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旨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需求,突出健身需求的惠民体育文化开始兴起。惠民体育文化开启了体育满足群众自身需求的新方向,将发展体育的焦点转向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一大进步。

2.2 既有体育文化的局限与不足

2.2.1 体育文化的“虚化”“窄化”与“浅表化”

体育文化发展以社会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条件为依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一个“变”字。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及条件,我国既有体育文化的内在固有局限逐渐显露。具体来说,就是赶超体育文化的“虚化”、商业体育文化的“窄化”和惠民体育文化的“浅表化”。

主导我国体育文化的赶超体育文化,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中国回归奥运进入最佳发展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达到其辉煌的顶点。其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影响力大国地位的确立,社会发展目标多元化、体育引入市场机制、重视个体发展权益及商业体育文化和惠民体育文化等诸多新因素的出现,赶超体育文化的历史局限性和文化单一性逐渐显现,其发展出现脱实向虚的倾向,社会影响力下降。在仍由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当今世界,其主张的体育政治文化依然重要,但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重建其社会根基。

近30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兴起,体育经济作用突显,商业体育文化无处不在。商业体育文化尽管也强调体育的人文价值,但受其商业文化属性和一以贯之的市场逻辑的限制,该文化旗帜鲜明地沿着经济维度展开,立足市场,着眼消费,强调体育的商业价值和营销理念。它必须如此,也应当如此,否则就违背了其商业属性。然而,尽管商业体育文化影响巨大,其趋利性的价值取向使之无法全面承载体育文化的价值;其聚焦于消费者或潜在顾客的视野局限,也无法总揽全体国民。过分强调商业体育文化,会导致体育文化的窄化。目前,这一趋势已露端倪,以至于不少人一提起体育文化,就联想到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的商业性窄化,已导致实践中的偏差,如在夏令营、冬令营、体育培训、体育特色小镇中的过度商业化问题。

目前,惠民体育文化的不足现象也较为明显。由于该文化的发展主体是政府,多以政府一己之力推行,群众主要作为受惠客体存在于该文化。政府力量有限,要实现均等化服务,其覆盖面多限于基础层次的健身,未能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群的体育需求。其影响力也因此多限于老年群体,对青少年和在岗职工影响甚微。自上而下的惠民举措与群众的实际需要也不尽吻合,屡屡出现体育设施的建设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自上而下的发动和传导机制,惠民体育文化难以激发广大群众自觉参与、自我服务、自主管理体育的动机,导致其社会内生力不足。体育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组织支撑不足、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低、活动内容单一等),都表明惠民体育文化多停留在浅表层次,未能深入到社会机理。

2.2.2 青少年体育文化缺失

在任何一个国家,青少年都是体育文化关注的核心群体,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今天,我国体育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引发出多种问题,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健康,仅近视率一项指标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继续攀升并呈低龄化倾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45.71%、74.36%、83.28%、86.36%,都比4年前有所上升(人民网,2015)。鉴于该问题的严重程度,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育部等,2018)。由于形势严峻,采取这样治标的方法是必要的,但要治本还须倚重体育这个简便而有效的工具。然而,多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育状态低迷,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未能建构符合其群体特征的青少年体育文化。强调争光的赶超体育文化导致学校的注意力集中于少数体育尖子,如一些地方将传统项目校办成传统项目代表队校;强调健身的惠民体育文化带来青少年体育养生化倾向,出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样适用于任何群体,而缺少青少年个性的口号;强调消费的商业体育文化,对大多数青少年多为点缀式的体验,如偶尔为之的登山、野营、滑雪等,难为常态。

既有体育文化的局限,使它们无法适应广大青少年群体的需要,发挥其塑造行为方式的重要作用。环顾世界,任何体育强国中的青少年都拥有自己生龙活虎,个性鲜明的体育文化。我国青少年体育文化的缺失,对中国体育和社会的影响深远。近年来,要求体育进入中考及高考以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主张频频出现,这种旨在治标的无奈之举为其他国家所罕见,也暴露出我国青少年体育文化缺失的严重后果。

2.2.3 体育主导文化模糊

一个国家的体育文化可以而且应当呈现为多种形态,只有在多元体育文化并存的环境中,才能形成各种形态相互促进的体育文化生态,让不同文化互补、交融、提升、增值,进入共生共荣之境。但是,文化生态的形成不同于自然生态,是一个人为的自然过程,需要主导文化引领方向,设置基调,协调关系,以避免多元文化潜在的冲突消解共识,分散力量,造成多元互损的乱局。一个良性运作的体育文化体系,必有发挥主导作用的文化,总揽体育文化朝着一定方向发展。

赶超体育文化曾经是我国体育的主导文化,承载着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使命,如前所述,这种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强大的动员力。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进一步展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7)。今天,时代赋予中国体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历史使命。围绕这一使命,体育呈现出多重目标、多种效益、多元主体、多种机制交织的复杂格局。在这种背景下,着眼国家目标,强调赶超的体育文化因其目标的有限和包容的不足,难以继续发挥其体育主导文化的作用,也难以解决我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商业体育文化因其“窄化”,惠民体育文化因其“浅化”,也不足以扛起体育主导文化的大旗。主导文化的模糊,导致体育文化发展方向的散乱,多元主体的目标相互冲突,协同难以维持,共生的文化生态无法生成。新时代需要新的体育主导文化。

3 基于生活构建中国体育文化的必要性

上述讨论表明,中国体育文化处在更新升级的历史关头,亟待重新塑造,实现既有的体育文化由虚向实,由窄向全,由浅向深的转换,获得内生于社会的动力,与社会发展同步。如今,应沿着何种维度,在何种平台,以何种逻辑重塑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体育文化?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然明确,就是让体育文化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既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时代要求,也是体育文化走出发展瓶颈的要求。

3.1 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3.1.1 被动体力活动淡出生活的生存挑战

从根本上看,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建构体育文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数千年来,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力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手段,这种手段在客观上有着维护健康的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言“只要劳动像在农业中那样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锻炼”(马克思,2009)。

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2009)。简言之,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能量交换的过程,其方式是人付出体力,获得自然界提供的劳动产品。融入生产劳动的体力活动有着维护健康的客观效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其为“身体锻炼”。在数千年一脉相承的生活方式中,边缘状态的体育对维护健康仅起辅助作用。尽管人们的体育参与十分有限,由于被动的体力活动无处不在,所以仍能维持基本健康水平。这种生活状态可称之为体力活动被动存在的“必然王国”。

来源:中国体育报